停课不停教 战“疫”中的科大教师——人工智能学院老师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0-03-19
疫情当前,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坚持贯彻新工科发展理念,以课程建设引领专业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授课两周来各系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进行网上教学研讨、相互学习在线教学有效方法、交流心得经验,促进线上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不断提升,确保课程质量同质等效。
公共基础系本学期承担4门公共基础课共39个课程。为应对疫情导致的延期开学,系主任宁爱军老师带领两名毕业生紧急开发了“勤学课堂”过程性考核系统,任课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开展日常考勤、课堂表现、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平时考核等七种过程性考核,学生可以提交作业、参加平时考核,学生可以及时查看成绩,从而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同时要求每次课程,教师通过直播等形式明确教学内容、实验、习题要求等,下发相应学习材料,学生及时提交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作业成绩。每次课程教学形成教、学、练、检查、反馈的闭环,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 物联网工程系的老师们集中学习了雨课堂的安装及使用方法、主动了解各类教学直播直播平台,适应多种上课方式,以防网络问题所造成直播不顺畅等问题。由于使用WPS录课在非会员条件下有诸多不便,系支部副书记史艳翠老师自费办理会员,并将账号和密码共享给有需要录课的老师使用。在国外进修的陈亚瑞老师也时刻关注教研室的教学情况,组织老师们定期进行研讨,交流老师们遇到的困难,集思广益,带给同学们最好的线上学习模式。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本学期担任23门课程(含6门单设实验课)教学任务。开课前后,老师们在线上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线上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老师们利用智慧树、中国大学慕课、钉钉、QQ录屏、雨课堂签到、雨课堂作业等形式进行授课,采用课前发布平台资源供同学们预习和复习,课间梳理讲解重难点内容,讲练结合, 充分利用线上已有的慕课资源,组织同学课前提前观看,并提前在微信群、腾讯会议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提前收集学生的疑问。直播过程中,根据提前收集的疑问可以更有的放矢的对相关知识点的重点讲解。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提高学习效果,老师们最关注的,经过两周多的线上教学经验,老师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合适的方法,比如要上传充足的学习资料,包括电子版教材、课件、案例分析、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等。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切实提高参与度。介绍疫情数据每日变化正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生动案例,老师们通过对疫情数据的使用过程解析,让学生们知晓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方法。系主任李孝忠教授在备课和学生互动过程中融会贯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通过播放新冠肺炎疫情各类视频等向同学们阐释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白衣天使和各个阶层全民抗疫事迹的讲解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国家在重大事件面前的团结一心、不怕困难、逆行而上的战斗精神,并一再嘱咐同学们做好个人防护,在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人工智能学院拥有一支年轻的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体教师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们认为新的授课模式,难免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今后将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管理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优质课程建设为抓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线上教学中,将线上教学与学院学科特色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推动人工智能各专业学科的全面改革,为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人民战争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科大人应有的贡献。 撰稿人:廖琳姝 王小溪 霍鹏 审稿人:程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