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家精神 争做科研先锋】人工智能学院顺利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月学术道德教育专题宣讲


发布日期:2024-12-05

为落实科研诚信、科学家精神及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创新文化,12月2日,人工智能学院在滨海西校区10号楼第一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月学术道德教育专题宣讲会。本次宣讲活动由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司占军教授主讲,2023级和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会议。


e099f918a1014e80b0633dfc67723f2e.png


会议伊始,司书记指出良好的学术道德是对科研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抄袭剽窃、请他人代写文章和署名不实等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不利于学术发展。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诚实与责任感。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研究质量,还能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可靠性。


ed30724071f54a14851b6195d7d08f07.png


随后,司书记提出了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应遵循的三点要求:一要诚实守信,这是对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和论文撰写等环节,都应保持诚实,不夸大或隐瞒研究结果,不抄袭他人成果。二要严谨治学,在科研工作中,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的科学性。三要尊重知识产权,研究生应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剽窃和不当引用。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不仅会损害个人声誉,还可能对学术界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85047447f5504738987138312a42c15f.png


司书记的分享,不仅为在场的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也深刻地提醒了大家对于维护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的重要性。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些建议,在科研道路上,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严谨治学为核心,尊重知识产权为原则,为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撰稿人:王登欣 郭龙玉

摄影:朱清 戚玉林

审稿人:周艺璇 李冰冰 李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