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同铸魂 一体共育强国心”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十四中教育集团携手共筑少年强国梦 发布日期:2025-05-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深入贯彻关于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示精神,提升思想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水平,天津科技大学携手十四中教育集团联合举办以“大中小学同铸魂 一体共育强国心”为主题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暨入团仪式。5月15日下午,在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图书馆第一报告厅内,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人工智能学院、塘沽十四中教育集团、塘沽桂林路小学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图1.大学生优秀团员代表为中学生新团员佩戴团徽 入团仪式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承载着非凡意义。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在会场响起,集团校三位团委书记共同宣布十四中教育集团新团员名单。大学生优秀团员代表郑重地将象征着荣誉与责任的团徽佩戴在新团员胸前,教师代表为其颁发团员证。自这一刻起,这些青年学子正式肩负起共青团员的神圣使命,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新生力量。 图2.与会领导为新团员颁发团员证 在人工智能学院退休教师党员代表、关工委成员宋志卿,退伍大学生王孟林带领下,中学生新团员神情庄重地面向团旗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不仅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更是强国薪火代代相传的有力象征。塘沽十四中学新团员林心怡同学说:“参与此次入团仪式,让我深切感受到成为团员的光荣使命,今后也将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图3.人工智能学院退休教师党员代表、关工委成员宋志卿,退伍大学生王孟林为中学新团员学生领誓 图4.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郑成龙微思政课 入团仪式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身份蜕变的庄严时刻,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郑成龙为同学们讲授一堂生动的微思政课,从技术变革、认知突破与社会责任三重维度,系统解读AI时代强国梦的内涵与实现路径,引导大中小学生深刻认识自身在强国征程中的责任使命。各学校学子结合各学段特色,以创新形式把爱国故事讲述得生动鲜活。通过情景剧、歌舞表演、诗朗诵等多元形式,深情表达爱国情怀,引发了在场师生对共筑强国梦的情感共鸣。 图5.塘沽十五中学曲艺铁片大鼓《京韵情》 图6.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情景剧《跨越百年的对话》 图7.塘沽桂林路小学课本剧《满江红》 图8.塘沽十一中学朗诵《雷锋日记》 图9.塘沽十四中学合唱《我爱你中国》 图10.天津科技大学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年宣讲团熊昱雯演讲 天津科技大学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年宣讲团成员熊昱雯则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回顾支教之路,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同志的光荣事迹为引,号召青年以奋斗践行使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活动期间,在天津科技大学党团员代表带领下,全体中小学生走进天津市科普基地与人工智能成果展示馆,以“沉浸式”体验感受科技强国力量。 图11.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司占军讲话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司占军指出,此次携手十四中教育集团开展的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活动暨入团仪式,成功打破学段壁垒,构建起大学生与青少年之间的成长共同体,有效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紧密联系与有机统一,为“同心共筑”注入强大思想动能。 图12.塘沽十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慕婉莉总结发言 塘沽十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慕婉莉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塑形的核心窗口。此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暨入团仪式,通过"榜样-同伴"双轨引领模式,串联起“队员”、“团员”到“党员”的信仰轨迹,有力助推大中小思政教育的有机衔接,为锻造新时代青少年的脊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3.现场合影 一人行速,众人行远。本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活动暨入团仪式,既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是一次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洗礼。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以"先锋计划"为行动坐标,在AI技术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中聆听时代脉搏,在实践育人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中铸就使命担当。通过构建贯通式思政育人体系,汇聚起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让科创报国的精神火种在沉浸式体验中悄然萌发,让青春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璀璨光芒。 撰稿人:人工智能学院 摄影:人工智能学院 审稿人:周艺璇 李冰冰 李仕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