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与大数据处理科研团队


发布日期:2024-05-30

模式识别与大数据处理团队

一、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大数据处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

二、团队成员

团队负责人:马永军教授

马永军,工学博士,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20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为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图像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轻工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天津市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团队成员:

包括孙志伟副教授、刘尧猛副教授、畅卫功讲师和张爱华讲师等人。

三、科研方向

科学研究:围绕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等方向,积极拓展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天津市科委“互联网+”科技专项、教育部规划项目和天津市教委重大项目等研究工作,在模式识别、大数据和食品安全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工程实践: 注重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成果应用和转化。长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Web开发、嵌入式开发以及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开发的智能监控与大数据分析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检测等系统已服务于天津港、中交航道局、市政供热等单位。

马永军教授出席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并作报告,介绍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的应用成果(2014年)。

团队在乳品企业生产线上调试(2015年)

微生物发酵过程智能控制研发成果(2005年)

天津市市领导参观实验室

天津市食药局局长一行人参观实验室

四、学术成果

(一)代表性成果

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天津科技计划项目以及教育规划和教学改革等项目8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1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l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可追溯系统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机制与可靠性评估研究”

l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基于物联网的乳品质量监测追溯系统开发及应用”

l 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项目-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示范工程“自行车行业基于互联网智造服务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l 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作用机理与保障机制研究”

l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基于物联网的乳品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开发”

l 天津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随机风险Petri网理论及在供应链建模中的应用”

l 天津市科委项目“基于OMAP3530的智能型全站仪产品设计”

l 横向项目:基于NLP 技术在工程质量垂直领域构建智能咨询知识库(2024)

l 横向项目:自然语言处理AI大模型研究与开发(2024)

l 横向项目:机加工工件缺陷视觉检测系统开发(2024)

l 横向项目: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调度优化方法研究(2024)

l 横向合作项目“天津港焦炭码头有限公司办公系统”

l 横向科研“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控制系统和操作软件研发”

l 横向科研项目“培养基制备与自动罐装系统”开发

l 横向项目海量图片标注及扩充优化研究

l 横向项目供热节能远程数据中心监控平台研发

l 横向项目燃气采集与监控平台项目

(二)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1.马永军,可调节聚类系数的BBV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  情报科学. 2019,37(11),CSSCI第一作者

2.马永军,基于有向加权网络的舆情演化仿真研究  情报科学,2019年,37卷7期,CSSCI 通讯作者

3.刘尧猛,基于改进 U-Net 的电子换向器表面缺陷分割方法,天津科技大学学报,第38卷(4),41-46

4.马永军,基于改进HK 模型的社交网络舆情演化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38卷9期,北大核心 2021年9月

5.马永军,Feature Selection Module for CNN Based Object Detector,IEEE ACCESS. 2021年第9卷,SCI 二区,4.476

6.Zhiwei SUN,Guangqun WU,etc.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Dual Feature Attention Backbone Network(C), ICIC2024,pp 484–495

7.Zhiwei Sun, Siyuan Feng, etc. A YOLOv7-Based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for Metal Surfaces(C),ICIC2024,PP473-483

8.孙志伟,曾令贤等,基于StarGAN的多属性风格图像生成的轻量化网络.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24-02,39(1),57-64

9.孙志伟,马韬等,最大化中心模式和微小模式生成对抗网络.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3-02,38(1),61-69

10.孙志伟,贾洪川等,基于 Time-Causality 模型的供热用气量预测分析.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20

(三)代表性专利

发明专利:

1.孙志伟,贾洪川,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时间步供热用气量预测模型.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10292974.7

2.孙志伟,张鑫泽,一种基于自动特征工程的供热用气量预测模型.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10293096.0

3.孙志伟,马韬等,一种图像生成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110707279.7

4.张爱华.人群运动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810513092.1

5.马永军,一种网络在线话题大数据检测方法,授权发明专利

6.马永军,数据填充方法及装置,ZL201810592386.8 ,授权发明专利,授权时间,20210427

实用新型专利:

1. 一种用于食品质量追溯的处理系统(专利申请号:201720121660.4)

2. 一种用于教学展示的食品质量检测装置(专利申请号:201720121685.4)

五、社会服务意向

1.图像与视频处理

2.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

3.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熟悉PLC、ARM、DSP和单片机,WinCC、组态王等组态软件

4.MIS系统开发。包括Web开发和数据库等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永军

邮箱:yjma@tust.edu.cn。

团队地址: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西院8号楼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