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科协,创在当下】人工智能学院2024年创新创业工作室入驻成果汇报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3-20

为深化“先锋计划”育人内涵,推进“双创提质“工程建设,近日,人工智能学院双创中心举办2024年入驻个人、团队及工作室成果汇报会,双创中心主任王嫄老师、学院科技创新创业协会指导老师李杰老师参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系统展示个人入驻、团队入驻及大创项目入驻的阶段性成果,彰显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首先是个人汇报,在个人成长方面,学生以赛促学、成果斐然。比如,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胡艺馨跨学科参与竞赛,斩获多项校级奖项;丁悦林在蓝桥杯、统计建模公开赛中晋级省赛,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对未来规划,学子目标明确:李佩玲聚焦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为蓝桥杯蓄力;陈维琳探索AI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致力于用技术解决社会痛点。


0b0618af8d0d44c4ab5b17bb85d0fff0.png


其次进行团队汇报,团队协作成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医疗行业数据分析团队依托蓝桥杯数学建模竞赛,完成跨学科项目研发;黄江浩领衔的游戏开发团队已搭建核心框架,正吸纳成员推进新游戏项目落地。汇报中,学生多次提及“工作室的跨专业交流为项目突破提供关键支持”,凸显协作对技术攻关与资源整合的推动作用。

紧接着进行大创汇报,学院双创中心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为项目孵化提供全链条支持。高洁、黄江浩等学生表示,双创中心的独立工位、软硬件资源及导师一对一指导,有效加速了项目从构思到落地的进程。指导老师们在听取汇报后宣布,将优化工作室激励机制,增设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并引入行业导师资源,构建“课程-竞赛-项目-孵化”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进一步厚植双创沃土。


d07db421288248eca458a4615b445212.png


最后是2024年校企工作室年度成果汇报会,此次汇报会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为主线,聚焦技术研发与产业对接。

华为云工作室展示了其在云计算领域的突破:团队开发的智能管理系统优化了数据中台,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当前,工作室正集中研发“AI+工业质检”技术,未来计划与华为云深度合作。

和鲸工作室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在过去一年中表现亮眼。目前,团队正与和鲸科技联合开发金融风控智能决策系统,未来将探索医疗健康领域的AI辅助诊断技术,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产业的实践能力。

matrix工作室在网络安全领域成果斐然。现阶段,工作室正开发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溯源平台,已完成核心模块搭建。未来计划联合行业头部企业推出开源安全工具生态,培养兼具实战与创新思维的技术人才。

麒麟工作室聚焦国产化软件生态建设,致力于完成教育行业应用的系统迁移。当前,团队正开发面向政务场景的智能文档协作平台,已进入内测阶段。未来将深化与麒麟软件的合作,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在教育、政务等领域的普及应用。

中日IT工作室以跨文化创新为特色,开发的“跨语言智能客服系统”致力应用于中日合资企业试点。未来计划拓展国际市场合作,建立跨国技术交流机制,打造跨文化技术创新标杆。


57b1b539aae040589586252bfa15c67b.png


汇报结束后,李杰老师充分肯定了入驻个人及团队一年以来的成果与收获,她特别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规矩与温度并重、约束与赋能共生”的双创生态建设,双创中心科技创新创业协会努力为入驻成员打造“舒心、安心、专心”的沃土,希望入驻同学可以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精彩的人生。王嫄老师强调“校企合作是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关键桥梁”,并指出学院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引入更多行业导师与实战项目,完善“技术研发-项目孵化-产业对接”的全链条培养模式。她鼓励学生“以创新为帆,以实践为桨,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勇立潮头”。

这次会议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更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探索。未来,学院将持续强化个人能力锤炼、深化团队协作效能、完善大创生态建设,助力更多学子在实践沃土中绽放光芒,为学院“先锋计划”的推行和“双创提质”的人才培养任务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人:李红利 高雨辰

摄影:人工智能学院

审稿人:周艺璇 李冰冰 李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