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开展2023年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3-11-26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培养研究生崇尚科学的观念、诚实守信的品格、勤学善思的学风、学法明德的意识。11月14日中午,人工智能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滨海西校区8-210教室举行了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主讲人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天津市优秀学生获奖同学,2023级全体研究生参加。


67bb2f712fd841e4a9b527551a983e6f.jpg


会议伊始,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泽昆,孙璐阳两位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以及介绍了如何做好科研相关工作。李泽昆详细介绍了如何阅读科研文献,例如:阅读论文时,需要参考相关领域的经典论文和最新结果。孙璐阳针对一系列与科研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为什么要撰写论文?如何做研究?等,做出了一一解答。

之后,渠慧颖同学详细介绍了论文写作中“读”“写”“改”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此外,渠慧颖通过介绍科学家精神,希望同学们坚守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养成良好学习风气和学术习惯,努力成为良好学习风气的维护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


a8a562ed824742abb49236a30204755e.jpg


接下来,路开奎同学认为研究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指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数学建模增长经验。他以亲身经历分享了数学建模竞赛中的赛前准备、赛中布置以及赛后总结。他希望同学们通过竞赛,“以赛代练”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霍鹏同学作为天津市优秀学生以学长身份,对23级研究生给出了建议:希望学弟、学妹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有感恩之心、破釜沉舟的拼搏勇气和随遇而安的平常心态,并表达了对23级研究生的美好祝愿。


3f4ffef6deed488d87f687633ba40803.jpg


最后,熊昱雯同学讲述了她的支教事迹。熊昱雯是天津市第八批赴和田支教团成员。在支教期间,熊昱雯坚持支教的初心,以自身所学照亮偏远学生的求学之路,用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熊昱雯同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学科课程,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亲身的实践中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研究生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学术热情和追求真理的决心。同时,通过分享宣讲团成员的优秀事迹和经验,也为研究生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和引领作用。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研究生们将会以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品格,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事业中。




撰稿人:崔鸿丽

摄影:董英伦

审稿人:周艺璇 张甜甜 齐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