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姓名: 张宇
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zhangyuai@tust.edu.cn
办公电话:13612174418
办公地点:滨海校区西院8-308
个人简介:
2022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7年-2019年获国家公派资格赴悉尼大学联合培养,师从陶大程院士。主要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在复杂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应用。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横向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担任多个知名期刊审稿人。
讲授课程:《Python程序设计》(本科生);《人工智能应用设计》(本科生);《智能方向项目实践》(本科生)
主要兼职:(5项以内,按时间倒序排列)
1.《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期刊审稿人。
2.《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期刊审稿人。
3.《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期刊审稿人。
4.《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期刊审稿人。
工作履历(按时间倒序排列):
1.2023年1月-至今:天津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任教师
教育背景(按时间倒序排列):
1.2015.9-2022.7:哈尔滨工程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 工学博士
2.2017.11-2019.11: 悉尼大学 计算机科学 联合培养博士
3.2010.9-2014.7: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信工程 工学学士
主要科研项目:(5项以内,按时间倒序排列)
1. 船载边缘端视觉感知系统研究,横向项目,200万,主持。
2. 基于有监督对比学习的东巴文真字识别模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万,主持。
3. 口令解码算法结构优化与对比测试服务,横向项目,28万,主持。
4. 光控CRISPR/Cas13系统靶向抑制DNMT1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研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骨质疏松创新奖励基金项目,10万,参与。
5. 云助网联居家式监护群关键技术开发(C-Nurse),重点研发计划,200万,参与。
代表性论文:(5篇以内,按时间倒序排列)
1. Zhang Y, Liu F, Lyu J, et al. HMPNet: A Feature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 for Maritime Object Detection from a Shipborne Perspective[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 Expo, 2025. (CCFB类)
2. Lyu J, Meng J, Zhang Y*, Ling SH. MUF-Net: A Novel Self-Attention Based Dual-Task Learning Approach for Automatic Left Ventricle Segmentation in Echocardiography. Sensors (Basel). 2025 Apr 24;25(9):2704. (SCI3区)
3. Chen Z, Bi X, Zhang Y, et al. Lightweightderain: learning a lightweight multi-scale high-order feedback network for single image de-raining[J].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2022: 1-18. (SCI 2区)
4. Zhang Y, Lyu J, Bi X. A dual-task dual-domain model for blind MRI reconstruction[J]. 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 2021, 89: 101862. (SCI 1区)
5. Zhang Y, Wang X, Bi X, et al. A light dual-task neural network for haze removal[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018, 25(8): 1231-1235. (SCI2区)
研究方向:关注深度学习方法在不同复杂场景中的应用问题,主要针对弱标注、不完整、强干扰、不平衡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开展研究,涉及自监督学习、对比学习、小样本学习、多模态学习、神经网络轻量化等领域。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船舶与无人艇的视觉感知:图像增强、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立体匹配、深度估计、多模态深度补全等。
2.医学影像分析:图像采集加速、病灶分割与检测、目标测量、跨模态联合诊断与预测等。
3.监控场景图像增强和目标检测:电网、交通等户外场景下的图像去雾、去雨、低照度增强、小目标检测、人员身份和行为识别。
4.生物医学信息处理:蛋白功能预测与筛选、生物大模型等。
5.古籍文献智能分析:少数民族古籍单字识别等。
招生专业:见学院当年公布的本人可招生专业信息。
“不求甚解勿入此门,混个文凭请往他处”。课题组气氛轻松,工作时间灵活。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全方位的指导,不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只要肯学,就能教会你。不要求取得SOTA的结果,但要求对科学研究的高度投入。欢迎渴望自我提升、不畏挑战、对探索未知的科研工作有热情的同学加入!